北塘避暑
韩琦〔宋代〕
尽室林塘涤暑烦,旷然如不在过寰。
谁人敢议清风价,无乐能过百日闲。
水鸟得鱼长自足,岭云含雨只空还。
酒阑何物醒魂梦,万柄莲香一枕山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一家人来到林中塘边,洗尽了暑日的燥热烦念,胸怀豁然开朗,仿如不是生活在尘世间。
谁敢估量这清风的价值?没有任何快乐能胜过长日悠闲。
水鸟捉到鱼儿总是心满意足,岭上云片满含雨意又空自飞还。
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?塘里万枝香莲,枕上几座青山。
注释
涤(dí):消除。
尘寰(huán):人世间。
水鸟:鹭鸶。
阑:尽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陈衍.宋诗精华录全译 上 修订版.贵阳市:贵州人民出版社,2009.03:33-34
2、
李元强、卢晋.宋诗鉴赏辞典.上海市: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2008:79-81
创作背景
韩琦是北宋名相,他为官清廉正直,生活俭朴,尤重保持晚节,曾为诗日:“不羞老圃秋容淡,且看黄花晚节香。”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,只知是诗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官守北京(今河北大名)后所作,以抒发自己清廉高洁的情怀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杨政民.中国古代廉洁励志诗歌选.郑州市:河南人民出版社, 2013.02:92-93
赏析
这首诗含蓄蕴藉,境界高远,有雍容闲适之致。
首联描写在林塘消夏,荡涤了暑热烦闷,胸襟旷然如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感受。颔联化用李白《襄阳歌》句意,感谢无价清风慷慨的赐与,且以悠闲度日作为最大的快乐,显示诗人心怀的淡泊。颈联写俯仰所见眼前景物,一为近景,一为远景,深含恬然自足、任随自然的人生哲理。尾联别出心裁,以“万柄莲香一枕山”作为清心澄怀的醒酒之物,见出诗人潇洒出尘的风致。抒发了诗人高尚清廉的情怀和超尘拔俗的思想情感。
《北塘避暑》首句擒题,交代了时间、地点,次句渲染极为幽静的自然环境,并以“旷然”一词挑明题旨,抒发其超尘拔俗的思想感情和正直清廉的
简析
《北塘避暑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描写在林塘消夏,荡涤了暑热烦闷,胸襟旷然如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感受;颔联化用李白《襄阳歌》句意,感谢无价清风慷慨的赐与,且以悠闲度日作为最大的快乐,显示诗人心怀的淡泊;颈联写俯仰所见眼前景物,一为近景,一为远景,深含恬然自足、任随自然的人生哲理;尾联别出心裁,以“万柄莲香一枕山”作为清心澄怀的醒酒之物,见出诗人潇洒出尘的风致。全诗境界高远,雍容闲适,抒发了诗人高尚清廉的情怀和超尘拔俗的思想情感。
韩琦
韩琦(1008—1075年),字稚圭,自号赣叟,汉族,相州安阳(今属河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、名将,天圣进士。初授将作监丞,历枢密直学士、陕西经略安抚副使、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。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,名重一时,时称“韩范”。嘉祐元年(1056),任枢密使;三年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英宗嗣位,拜右仆射,封魏国公。神宗立,拜司空兼侍中,出知相州、大名府等地。熙宁八年卒,年六十八。谥忠献。《宋史》有传。著有《安阳集》五十卷。《全宋词》录其词四首。 741篇诗文 32条名句
浣溪沙·咏橘
苏轼〔宋代〕
菊暗荷枯一夜霜。新苞绿叶照林光。竹篱茅舍出青黄。
香雾噀人惊半破,清泉流齿怯初尝。吴姬三日手犹香。
南歌子·天上星河转
李清照〔宋代〕
天上星河转,人间帘幕垂。凉生枕簟泪痕滋。起解罗衣聊问、夜何其。
翠贴莲蓬小,金销藕叶稀。旧时天气旧时衣。只有情怀不似、旧家时。
多丽·咏白菊
李清照〔宋代〕
小楼寒,夜长帘幕低垂。恨萧萧、无情风雨,夜来揉损琼肌。也不似、贵妃醉脸,也不似、孙寿愁眉。韩令偷香,徐娘傅粉,莫将比拟未新奇。细看取、屈平陶令,风韵正相宜。微风起,清芬酝藉,不减酴醿。
渐秋阑、雪清玉瘦,向人无限依依。似愁凝、汉皋解佩,似泪洒、纨扇题诗。朗月清风,浓烟暗雨,天教憔悴度芳姿。纵爱惜、不知从此,留得几多时。人情好,何须更忆,泽畔东篱。